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 阐述蛋白靶向降解减毒活疫苗策略

来源:发布时间:2025-07-24

  疫苗接种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中,减毒活疫苗是一种重要的疫苗研发策略,其通过控制病毒复制削弱病毒的毒力,从而降低致病这类疫苗能够保留病毒全部抗原并维持其天然构象,可激发强烈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此外,减毒活疫苗可通过病毒自然感染途径接种,支持无针接种方式(如呼吸道病毒减毒活疫苗可通过鼻喷方式接种)。然而,如何实现安全和高效免疫的平衡兼容,是减毒活疫苗研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减毒不足则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而过度减毒可能会降低免疫原性。

  2025年7月2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司龙龙团队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Live vaccine development through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通过蛋白靶向降解开发活疫苗)”的评述文章,阐述了该团队建立的蛋白靶向降解(Proteolysis-Targeting, PROTAR)减毒活疫苗策略,并展望了其未来的拓展与应用,为新一代活疫苗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上线截图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7-025-01212-y

  PROTAR减毒活疫苗策略原理

  PROTAR减毒活疫苗策略利用宿主细胞中的蛋白质降解机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操控病毒蛋白的稳定与降解,将病毒转化成为减毒活疫苗。

  具体地,该策略在相关病毒蛋白的合适位置上引入“降解标签”(Proteasome-Targeting Degrons, PTD);当这种带PTD标签的PROTAR病毒感染进入细胞,细胞中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会识别被PTD标记的病毒蛋白,并将其降解。这一过程一方面让病毒因失去部分蛋白而复制能力减弱,实现减毒;另一方面病毒蛋白降解产生的抗原肽会被细胞递呈,有利于诱导更强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因此,PROTAR减毒活疫苗策略可以在减弱病毒复制的同时,同步增强病毒抗原递呈,实现疫苗高安全性和强免疫原性的协同。在用于生产PROTAR疫苗的工程细胞株中,PTD标记的病毒蛋白的降解通路被阻断,病毒蛋白稳定,PROTAR疫苗正常复制、高效制备,满足疫苗生产需求。

  研究人员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在细胞、小鼠、雪貂、人肺气道芯片等多个模型中对PPROTAR减毒活疫苗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结果显示,PROTAR疫苗在体内充分减毒而安全;在单次鼻腔吸入接种免疫后,可诱导强而广的免疫应答,并对同源和异源病毒的感染提供优良的交叉免疫保护。

图 | PROTAR减毒活疫苗策略示意图: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基因组的合适位置引入降解标签PTD,并在被改造的工程细胞株中制备PROTAR疫苗。PROTAR疫苗在感染宿主细胞后,表达带有PTD的病毒蛋白(viral protein, VP);细胞中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识别被PTD标记的病毒蛋白,进而将该蛋白降解,使得PROTAR疫苗复制减弱甚至缺陷,从而实现减毒。同时,病毒蛋白的降解增强病毒抗原呈递,更好地激发宿主的免疫反应。PTDX、PTDY,表示可以为任意PTD。

  PROTAR减毒活疫苗策略的特点

  1.PROTAR疫苗策略可以将完整的流行病毒株减毒成为活疫苗,因此能够更好地甚至完全地与流行病毒株抗原匹配,从而提高防护效果。

  2.PROTAR疫苗策略可通过改变PTD的种类和在病毒基因组上的多样化插入位点,实现对减毒程度和免疫反应强度的灵活调控。目前,研究人员利用PTD种类的多样性,建立了PROTAR流感疫苗库,并证明PROTAR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依赖于疫苗株种类。因此,该方法可以系统地优化疫苗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获得最优的疫苗株或者按需定制个性化疫苗株。

  3.PROTAR疫苗策略简单易行。PROTAR疫苗制备采用常规的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培养技术,简化了疫苗设计与研制,便于更广泛的疫苗研究人员使用。

  4.PROTAR疫苗策略具有普适性。病毒蛋白是病毒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命物质,只要能在目标病毒的合适蛋白合适位点引入PTD,就可以使用该方法制备针对该病毒的减毒活疫苗,因此PROTAR疫苗策略有望推广至多种病毒疫苗的研制。

  PROTAR疫苗需要关注的问题

  1.PTD序列的选择及其在病毒蛋白中的整合位置,会影响疫苗株的复制能力、蛋白降解效率、减毒程度、免疫原性等,因此需要系统筛选优化。

  2.应避免选用某些能被MHC分子呈递的PTD序列,以降低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的潜在风险。

  3.PROTAR疫苗的减毒依赖于宿主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因此PROTAR疫苗不适用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功能受损或正在接受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的特殊人群。

  未来展望

  研究团队提出了对PROTAR减毒活疫苗策略发展的未来展望。结合人工智能蛋白结构计算与高通量筛选平台,有望更高效地筛选和优化PTD,提升候选疫苗株的研发效率。探索细胞内的其他蛋白质降解机器(如自噬系统),有望拓展基于蛋白靶向降解的减毒活疫苗平台在更广泛病原体和人群中的适用性。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本文的第一单位通讯单位司龙龙研究员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团队成员张奇思(博士后)为文章第一作者。

  参考文献:

  1. Zhang, Q., Si, L. Live vaccine development through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https://doi.org/10.1038/s41577-025-01212-y (2025).
  2. Zhang, C. et al. PROTAR vaccine 2.0 generates influenza vaccines by degrading multiple viral proteins.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https://doi.org/10.1038/s41589-024- 01813-z (2025).
  3. Shen, J. et al. Proteolysis-targeting influenza vaccine strains induce broad-spectrum immunity and in vivo protection. Nature Microbiology 10, 431–447 (2025).
  4. Si, L. et al. Generation of a 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A vaccine by proteolysis targeting. Nature Biotechnology 40, 1370–1377 (2022).

  实验室简介:

  司龙龙,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感染及防治研究的新策略和新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包括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疫苗研制、人类器官芯片开发与应用等。代表性成果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含共同一作)发表于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领域内权威期刊。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

  课题组招聘:本课题组长期招收病毒、疫苗、免疫、药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相关研究背景的博士后。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PDF)以发送至ll.si@siat.ac.cn,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学校名称-专业-姓名”。

电话:(0755)86392288邮箱:info@siat.ac.c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邮编:518055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粤ICP备091841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