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领导
 
 
   张元亭,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2007-2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1990年于加拿大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获得博士学位,曾担任香港工程师学会生物医学分部1996/97年度及2000/01年度主席。2006年,获选为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Fellow、IEEE Fellow和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Fellow。
 
 
   郑海荣,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Paul C. Lauterbur生物医学成像中心主任、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成像理论、技术与仪器系统、信号处理与电子学。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专利100余项,一批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 主持完成的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设备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光林,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所长、神经工程中心主任,1997年在浙江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1999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在美国BiotechPlex生物技术公司任资深研究科学家;200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任助理教授,同时在美国芝加哥康复研究院任资深研究科学家;2010年全职回国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神经康复工程、神经反馈、人机智能增强与融合、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及仪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王磊,博士,研究员。医疗机器人与微创手术器械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长期聚焦人体传感器网络 - 运动、力、电生理等多模人体传感特征研究。入选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指导团队成员在研国自然重点支持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多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IC版图保护100余项,10项专利已实现权利转移及应用。
 
 
   刘新,博士,研究员。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医工所副所长。1988年7月获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获解放军总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同时赴美国西北大学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10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发表包括Radiology、JACC等在内的50余篇国际核心期刊论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国际合作和重大科学仪器专项,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目前担任广东省磁共振成像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疗装备学会磁共振分会常委等学术兼职。
 
 
   赖毓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生物医用材料增材制造工程实验室主任。2010年获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骨科植入性功能材料的研发和临床转化应用,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ACS Nano等杂志发表论文80篇。研究成果“含镁高分子可降解骨修复材料”实现技术产业转化,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承担国自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联合基金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青年科学家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等重要项目。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专利银奖,广东省医学科技奖、深圳市技术发明奖和日内瓦发明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