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活动

2021年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第五届合成生物学青年夏令营”正式开营!

发布时间 2021-07-14 17:55点击次数 7190次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联合举办 “ 第五届合成生物学青年夏令营”活动于7月14日-7月19日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夏令营的日程安排及相关活动安排如下:

微信图片_20210714174841.jpg

7月14日中心介绍和16日的课题组介绍我们将在B站上进行直播,未到场的小伙伴也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加入,请大家多多关注!

直播时间:

2021年07月14日(周三)  

14:00-18:00

2021年07月16日(周五) 

09:00-12:00;14:00-18:00

直播链接:

https://live.bilibili.com/21565599

导师及研究方向介绍

(按姓氏排序)

序号 姓名 研究方向介绍
1 Howard H Chou  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生产药物和聚合物行业中使用的许多具有工业价值的化学品都来自石油或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工艺。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合成生物学,蛋白工程学,代谢工程学,和计算机学习工具来开发新的生产工艺,以利用生物基的源材料或发酵工艺来生产有商业价值的工业化学品。
2 毕嘉成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我们聚焦 NK细胞“免疫检验点”在组织损伤、再生修复及肿瘤发生发展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工作。研究兴趣包括:NK细胞发育、成熟及功能的调控机制;开发基于NK细胞及合成生物学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3 陈飞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化学合成及合成生物学方法设计、构建工程化细胞外基质。研究基质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发功能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加工技术、促进组织和器官的修复与再生。
4 陈明海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型荧光互补系统用于生物体内蛋白质-蛋白质、m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关键分子事件的检测及相关机理的研究;基于遗传密码扩展技术的病毒标记及应用;可遗传编码的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5 陈业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定量化、模块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线路及应用,合成微生物群落。
6 戴俊彪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基因和基因组的合成、组装及转移技术,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应用等研究。
7 戴磊 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微生物组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实验室利用合成生物学的工具,对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理性设计和精准调控,致力于解决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等重大问题。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Nature、PNAS、eLife等国际学术期刊。
8 戴卓君 戴卓君,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手段,结合合成生物学解决一系列理论及应用问题。比如基于工程细菌及工程菌群的活体材料,包括催化材料以及可穿戴电子器件的组装;基于合成细菌及合成功能菌群的多酶体系构建,无细胞重组系统合成;结合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理念及手段实现多种合成微生物培养体系方法开发、表征及下游应用等
9 傅雄飞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通过数理模型和定量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生物系统中的基本问题。主要从事细胞运动相关的基因调控、信号传导、个体与群体行为的跨尺度体系的研究工作。
10 甘海云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研究表观基因组的遗传调控机制;表观基因组遗传调控机制在干细胞分化、胚胎发育、肿瘤发生以及耐药性产生中的功能;合成表观基因组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1 高翔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方向包括:研究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微生物细胞(或酶)界面互作以及细胞代谢调控,开发其在绿色生物制造和废水资源化利用方向的应用;结合半导体和微生物实现光驱固碳生物制造;针对特征代谢物或酶,开展材料-活体微生物复合体的代谢疾病治疗等。
12 古阳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蛋白结构的酶设计,酶的定向进化改造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酶工程改造。
13 胡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肿瘤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演化遗传学的交叉领域,主要以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和计算生物学为手段,研究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克隆演化过程与机制,并探讨肿瘤演化在临床中的意义。
14 黄术强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以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问题为核心,以微纳流体控制、芯片实验室、生物兼容性材料为手段,以细菌、酵母菌和肿瘤细胞等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微纳流体技术在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工程和精准医学中的开发、集成和应用。
15 姜双英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最新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对真核生物基因组进行设计、重编与合成,系统性研究基因组序列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酿酒酵母为模式生物,利用高通量遗传学、生物化学、蛋白质组学等手段,研究组蛋白新修饰的调控与功能。
16 金帆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定量、演化生物学的新方法,利用其创建的可控生物底盘以及新型的基因线路去尝试解决和环境、健康直接相关的重大问题。
17 李汉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实验室整合单细胞组学、计算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深入研究免疫系统在肿瘤、自身免疫病、病毒感染等疾病中的作用。还将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对免疫细胞、分子、信号通路进行重设计,实现基于免疫系统的疾病诊疗。
18 李楠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实验室致力于运用化学生物学与定量蛋白质组学手段,研究一系列生物学问题,包括: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如宿主细胞与胞内细菌,肿瘤与抗癌细菌,细菌与噬菌体等;哺乳动物细胞的非经典蛋白质分泌途径,如外分泌体等;开发活性探针,研究肠道微生物组的活性蛋白质组学。
19 李顺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依据肿瘤免疫学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技术,设计相应的蛋白抗体药物或细胞产物治疗癌症。
20 李雪飞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将生物数据定量分析和数理模型研究相结合,提出并验证生物现象背后的发生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细胞相互作用对肿瘤治疗的影响,以及由于多种细胞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细胞群体动力学以及时空动力学行为。
21 刘陈立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实验室致力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特别是探索细菌生长定植的数学规律,以及基于此开发抗肿瘤细菌新疗法。
22 刘高雯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结合合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以及系统生物学,通过利用自动化高通量实验、显微操作、图像和基因组数据分析,探究模式生物基因组的可塑性(genome plasticity)和系统健壮度(robustness)。
23 刘然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聚焦于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及微生物与人体疾病互作的研究,开发的多项微生物药源药物产量位居全球领先水平。已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Small,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Metabolic Engineering等杂志发表论文共计8篇,其中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已授权7项。获得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
24 娄春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发合成生物学基本的模块化和正交化设计原理,高通量挖掘和表征跨物种的基因调控元件,设计哺乳细胞人工通讯系统,构建可预测的基因线路和大片段DNA克隆技术;设计有限代繁殖的细菌减毒疫苗,靶向胞内结核杆菌的人工溶源噬菌体,基于基因线路和表达调控的基因治疗与疫苗技术
25 罗小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结合遗传密码扩充技术,酶的定向进化,基因挖掘和代谢工程等多种化学生物学方法,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及高通量自动化方法,深入研究多种不同类别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的方法,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研究成果转化至制药、个性化治疗、新材料等领域。
26 罗周卿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以酿酒酵母为模式从事合成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通过DNA合成和组装等新技术的开发,对基因组进行设计与合成,系统性研究基因组序列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发合成生物在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27 马晴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基因组非编码区域以及非编码RNA在干细胞分化和疾病中的功能和机理,并通过基因组的设计构建解析非编码基因组功能,并进行合成生物的改造和优化等研究。
28 马田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探索微生物高效制造的代谢机理及工程手段,实现目标生物源药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定向优化、重新设计和高效集成,实现高附加值化合物的低成本、高效制造。
29 马英新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多重荧光标记和单病毒/单分子示踪。系统性的展现了病毒生命周期中关键环节的动态行为及分子机制,为流行性疾病的防治及抗病毒药物的靶点筛选提供精准的分析和测量手段。
30 马迎飞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纽约大学医学院从事人微生物组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HMP) 相关项目的研究主要研究。2015年入职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目前实验室承担国家各级研究项目包括:国自然面上、科技部重大研发专项、深圳市学科布局、技术攻关、孔雀团队等;近五年研究成果发表在Microbiome、Journal of Virology, Front. Microbiol, Scientific Reports 等国际权威期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组、噬菌体组、噬菌体合成生物学以及应用噬菌体防治耐药菌的应用研究。
31 梅辉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异源核酸(XNA)为基础的核酸药物、诊断试剂以及合成生物学研究,新颖化学探针的开发以及其在核酸化学生物学中的应用等。
32 施小山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利用新型质谱等多种技术系统性研究免疫细胞关键信号转导网络的分子结构机制,并进一步设计新型合成免疫学疗法。
33 司同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化合成生物技术,通过合成生物、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法的跨学科集成,开展细胞工厂、天然产物、肠道菌群等方向的研究,应对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
34 谭磊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应用密码子扩展技术构建新型的病毒活疫苗,提高疫苗的生物安全性,破解抗体依赖性增强;应用密码子扩展技术改造干细胞,开发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体外检测平台;应用CRISPR文库筛选和小分子化合物库筛选等手段,研究肿瘤细胞中聚糖分子的合成途径与动态修饰。
35 汤红婷 副研究员,美国工程院院士jay d. keasling团队成员之一。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jacs、biotechnol biofuels、scientific reports、microbial cell factories、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等国际知名期刊。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重组蛋白、生物能源的高效生产,以及非天然氨基酸体系在工业生产及基础科研中的应用。
36 王博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以光催化、材料化学、微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为手段,构建纳米材料赋能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研究系统中光、电化学能到生物能的转化,应用于高碳、高能化学品生产,并尝试解决能源、环境等科学问题
37 魏平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细胞与基因线路设计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网络的人工设计合成,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细胞信息处理机制研究,以及免疫细胞工程化设计等。
38 夏霖 高级工程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电化学系统进行设计与改造,理性设计与改造生物体内以及生物/电极界面的电子传递行为,改造后的生物电化学体系主要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面向主动健康的可穿戴传感器),生物电合成,二氧化碳还原等领域。
39 邢晓晨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通过搭建固液界面全内反射显微镜,发展相关测量手段,实现对多种胶体粒子体系内微弱力的表征和测量,并拓展为对胶体体系以及微生物体系处于固体表面附近时的实时微观三维监测。通过设计并搭建超薄稳定的液液界面,完成对二维单分散以及二元分散的表面胶体粒子间相互作用的表征与测量。将成熟的和自行新开发的高分子胶体领域的表征手段,引入到微生物体系,可以对微生物体系的现有表征手段进行补充。
40 严飞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借助化学或生物方法合成超声、光声等分子影像探针,同时开发声控、光控细菌基因表达治疗肿瘤的新手段,研究它们在肿瘤、心血管、骨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诊疗应用。
41 于涛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细胞代谢的组织规律与原则,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与进化工程,设计产物合成与细胞生长偶联的代谢模式,构建高附加值化学品,精细化工品以及大宗化学品的生物反应器,同时利用反向工程理解细胞代谢调控的基本科学规律。
42 于寅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整合生物材料设计,细胞工程及三维生物制造等手段,以合成生物学及再生医学为核心,开发出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解决创伤,器官移植,炎性退行性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
43 翟冰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博士毕业于Texas A&M University,后在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从事博士后研究。近五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Nature Immunology, mBio等知名期刊。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及肠道真菌菌群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44 张先恩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名誉院长、讲席教授。张先恩教授主要从事生物传感、纳米生物学、分子病毒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研究,其研究活动在微生物学及病毒学、生物传感、纳米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分析化学等领域之间建立了高度关联。
45 张友明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acatech),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国家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本课题组主要从事基于Red/ET同源重组工程的DNA大分子克隆及改造技术开发、微生物基因组编辑及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现、生物合成、异源表达和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及相关技术应用。
46 赵乔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在植物底盘重塑次生代谢物合成通路,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调控机制。目前研究方向包括苯丙素类代谢物的合成及其生物学功能、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途径解析和合成生物学方法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异源合成。
47 钟超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材料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当前课题组从事的研究属于材料合成生物学新兴交叉领域。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活体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益生细菌活体治疗、自组装水下粘合蛋白材料以及半导合成生物学技术。
48 周佳海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从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合成生物学及工业生物技术相关的酶学研究,通过会聚酶学、结构生物学及蛋白质理性设计、定向进化等技术方法,重点开展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及定向进化酶的科学规律等研究工作,未来将依托高通量筛选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推进酶的分子改造与应用研究。
49 赵维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合成细胞生物学,所在课题组开发利用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高通量蛋白筛选体系和其他合成生物学方法,致力于揭示相分离、分子定向进化和蛋白翻译后修饰等在细胞极性发育、细胞衰亡、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指导分子设计、诊断和细胞合成等方面的应用。
50 郑海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聚焦“解析和重构细菌细胞周期”相关的科学问题,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开展工作。